前言:加格達奇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健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
加格達奇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范圍為加格達奇區行政轄區范圍,控制性詳細規劃范圍為加格達奇區城區27.32平方公里。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本項目由黑龍江省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上海開藝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標。

加格達奇區行政轄區范圍

空間規劃技術路線圖
總體目標定位:緊緊圍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國家、省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等重大發展戰略,按照省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綜合確定加格達奇市發展總體定位和目標。
加格達奇市是牽動大興安嶺發展的市域經濟龍頭。在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鞏固現有競爭優勢,促進三產融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路線
規劃原則 1、生態優先原則; 2、區域協調原則; 3、以人為本原則; 4、彰顯特色原則; 5、科學創新原則; 6、公眾參與原則; 7、可操作性原則。
主體功能內外協調。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綠水青山活力城,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促進產品和生產要素的跨區域流動,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理順資源在產業和空間上的布局。 要素空間布局合理。完善促進要素集聚、空間集約的政策機制,完善實現資源在空間上的合理布局,引導建立合理的人口空間分布格局。 生態環境優質優越。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交通基礎設施完備。公路網絡結構合理、運行質量有較大改觀。加快省、縣、村級公路、旅游公路建設,以市域為核心、重點鎮為節點、國省道為主干,形成“四通八達”的暢通公路網,客、貨運輸、物流業發展等綜合運輸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重點工作內容 一、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的實施評估評價 全面評估現行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情況,總結成效、分析問題,明確本次規劃的重點,提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的建議,為規劃編制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提出是生態文明新時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摸清資源利用上限與環境質量底線的重要舉措,更是劃定“三區三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的基本依據。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
評價原則
三、國土空間風險評估 國土開發風險評估是對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給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量化評估的工作。其目的是要反映評價區域國土開發風險總體水平、性質、等級、潛在危害及地區分異格局,為國土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與實施國土綜合整治工程提供指導和科學依據。 四、現狀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 在現狀分析評估的基礎,從自然環境、資源稟賦、區位交通、城鎮化發展階段、人口變化、城鎮體系、歷史文化、產業經濟等方面提煉主要特征。結合評估評價和專題研究,分析加格達奇市在社會經濟發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現狀問題和特點,分析市縣未來發展的優勢、劣勢以及機遇、挑戰,提出解決對策,并明確規劃重點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