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濟大學畢業的建筑設計企業家有一個夢想——早日把園區建成建筑科技產品的展示中心、研發中心、推廣發布中心和大學生創業中心,用科技創新賦能建筑產業鏈。
上月舉行的中國住博會上,愛福窩與放芯裝聯手打造的“栗子飾家”家政家裝一體化服務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注,有望接入政府采購平臺,參與舊房局改翻新工程。“我們正在打造裝修行業的阿里云。”畢業于同濟大學的“90后”創業者王杰說。 愛福窩是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孵化出的一家高科技企業,園區運營商開藝設計集團與它共享資源,致力于打造設計、采購一體化,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目前,這個位于寶山區的建筑科技產業園已吸引近130家科技企業入駐,通過資源共享、展館展示、會議研討等方式協同發展,將許多高新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到建筑行業。
吸引院士團隊研究“AI+建筑”
走進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大樓一樓的展廳很有特色,這里名為“上海建筑科技館”,用于展示園區內各家企業及其合作伙伴的高新技術產品。節能效果很好的鋼化真空玻璃、按需供熱的石墨烯電暖、夜晚自行發光的地磚……琳瑯滿目的展品貼近民生,既有科普價值,也有推廣效果。
 觀眾在參觀上海建筑科技館展示的產品
“借助線下的上海建筑科技館這個平臺,我們能進行建筑產品技術發布和公共展示推廣。”開藝設計集團董事長全先國說,“而在線上,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具有產業信息分享、產品市場推廣、建筑造價指數發布等功能。”據介紹,建筑造價指數又名“開藝指數”,是反映國內建筑造價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行業用戶可通過手機客戶端查看指數、了解行情。 隨著入駐企業數量的增多,去年園區企業納稅額達到390萬元;截至今年10月底,已納稅2000多萬元。入駐企業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領銜的華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這家研究院正在與開藝設計集團合作,探索將人工智能技術和安全可信人工智能體系應用于建筑行業。雙方將與上海聯通合作,啟動“智慧小區”試點項目。 園區企業濟麗集團設有院士專家工作站,中國科學院院士姚熹領銜的同濟大學功能材料研究所常年為企業提供指導。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大樓一樓的水簾LED大屏,就是濟麗集團打造的產品——數塊LED屏幕拼接的大屏,播放著瀑布飛流直下的影像。 “我們是國內較早從事拼接大屏幕顯示系統的制造商之一,已研制出DLP拼接大屏、小間距LED大屏、液晶拼接大屏、裸眼3D大屏硬件及數據可視化軟件系統等成套產品。”濟麗集團董事長劉紅博士說。之所以將集團總部搬入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是因為他們想在智慧城市、校園、社區等新基建進程中,與產業園共享商業信息、市場推廣等資源,為各類建筑配備吸睛、實用的大屏幕。此外,這家源于同濟大學的高新技術企業將為各類單位的控制室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打造智能管理的樞紐。
 上海建筑科技館吸引了不少觀眾
裝配式工藝大幅節省裝修成本
愛福窩也是園區內的一家代表性企業,提供裝修設計、采購、交付一體化服務,能實現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得、預算即決算。王杰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他的創業構想源自在上海迪士尼工作的經歷。那時,他接觸到了先進的裝配式工藝,于是想把這種理念和技術應用于裝修行業,逐步將非標工藝標準化。如今,這個創業構想已付諸實踐,并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注。“裝配式工藝能節省裝修成本35%以上,縮短裝修時間60%左右,讓用戶可以裝修DIY(自己做)。” 裝配式家裝為何具備這些優勢呢?據介紹,公司打造的“裝修行業的阿里云”集聚了200萬套設計方案,要裝修房子的用戶在平臺注冊后,就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設計方案,選定后即可下單,由家居工廠將預制的產品配送到用戶家中。同時,平臺會派單給裝修工人,讓他們上門服務。這個新模式省去了設計師和裝修公司的環節,也省去了一些流通環節,所以能大幅節省裝修成本和時間。 在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的孵化下,愛福窩及其產業集團已在全國400多個城市建有2000多個網點,擁有670萬注冊用戶、350萬設計師、40萬工長和1萬多名產業工人。近期,他們推出了“栗子飾家”,不僅提供裝修服務,還可提供家具、電器維修等家政服務。
 專題研討會在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舉行
“我們將集聚越來越多像愛福窩這樣的創新型企業,通過政府退稅政策、房租減免、資源共享等舉措,推動企業加快發展。”全先國這位同濟大學畢業的建筑設計企業家有一個夢想——早日把園區建成建筑科技產品的展示中心、研發中心、推廣發布中心和大學生創業中心,用科技創新賦能建筑產業鏈,讓科技惠及千家萬戶,提升人居生活水平。 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辦的“綠色城鄉建設推動建筑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發展論壇”12月底將在上海建筑科技產業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專家將來滬探討建筑科技,為這個園區集聚更多資源、注入更大活力。 |